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1 / 2)

加入书签

夫人又想起一个事:“哦对了,你院里的青燕,攀高枝去了。”

三夫人说话的语气里带着讥讽。

这事实在意外,姜清杳一呆:“啊?”

孙妈妈在旁边说:“那丫头我就瞅着她心思多。这不,趁姑娘不在,攀上了长房,那边把她要走了。”

长房是老夫人的嫡长儿子那一房,三夫人明显有点忿忿。

姜清杳小心起来:“那……?”

三夫人一挥帕子:“算了,金贵人咱们留不住。我再给你个丫头。”

三夫人不痛快,姜清杳却暗暗高兴,安抚嫡母道:“我师父说,无福之人不入有福之家。她离开咱们是她没福气。母亲不必与她生气。“

一年不见,小四变得会说话了。三夫人神情微微缓和,点头:“你长大了。”

姜清杳抬出东林寺首座大和尚:“师父教我许多道理。”

以后呢,有什么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都可以推说是“长大了”和“师父教我的”。

三夫人感兴趣起来,身子前倾:“你和你师父关系怎样,佛诞日不能帮咱们订上院子?”

不愧是商人之家的儿媳妇,真是实在人,好接地气。

姜清杳正色道:“到时候我去试试。”

小庶女态度很端正,三夫人被长房要走婢女的那点气儿顺多了,跟孙妈妈商量:“你看把谁放小四院里去合适?”

“夏桃?”

“夏桃不行,她针线好,我孝敬老太太的那些针线都指着她呢。”

“铃铛?”

“铃铛最知道我口味了,离了她我不行。”

孙妈妈又提了两个名字,都被否了,总之三夫人的婢女各有用处,哪个她也离不了。

姜清杳看明白了。

因为青燕是姜清杳身边管事的大丫头,所以三夫人和孙妈妈都认为该再给她补一个能管事的。

但能顶事的大丫头都是用了几年时间培养的,三夫人用惯了用熟了,不想给别人。大概主要是不想因为个庶女让自己不方便不舒服。

姜清杳很有眼色地开口:“倒不一定非添个姐姐不可,巧雀虽然只比我大四岁,但我在山上衣裳钱帛都是她管着,很能当事。我也没有觉得不方便。不如给她提起来。”

她识趣,三夫人脸色就更好一些,说:“那也不能院子里头少个人。”

姜清杳心里有盘算,建议:“要不然给我个小的?”

三夫人觉得可以。

“从小搁在身边,可以多用几年。”她对妈妈说:“你去给她寻个伶俐些的。”

姜清杳打蛇随棍上:“母亲疼我,让我自己挑个合性子的陪我玩可好?”

三夫人骂道:“淘气。”

她虽嗔骂,但庶女离开一年归来,说话和态度都叫人觉得挺舒服,便许了,吩咐孙妈妈:“你选几个带去让她自个挑。”

孙妈妈应了。

姜清杳眉开眼笑,又蹲身:“谢谢母亲!”

三夫人却又道:“丫头都好说,你这院里不能没有个大人……”

姜清杳眉头一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