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1 / 2)

加入书签

松。

城中人开始了热热闹闹的小灯会,大家舞动着长龙灯,举着鲤鱼灯,在城中走街串巷,转了一大圈便出城住外面的小山去。

路上为防天色暗了有野兽,到处都有府役举着驱散兽类的符灯在外面走动。

远远看去,星星点点。

陶九九没心情去山上。只在城内坐在街边吃了碗馄饨。之后便去丧品店买了些纸钱。问路往原氏府去。

人家都在热闹,只有这里冷清。

门上的封条还贴着,里面死寂没有人声。

不过在她之前,却是有人来过的。

因为她在不起眼的角落,看到有好几堆烧纸的痕迹,大概是被原家救济过的人。

对面街角有一户老人出来倒水,见到她拿着纸在这里,大约怕吓着她,便过来与她说话:“我不会告发你的。原家是好人。”

W?a?n?g?址?F?a?B?u?y?e?i????μ?w???n????????5?﹒??????

陶九九想到原氏那位公子,心中唏嘘。

老人也是:“原家从来没有架子,待人和气,怎么晓得出了这样的事呢。”

只是感叹:“我们活得苦啊,周边卖儿卖女的多,前些年被人哄着种血藤,不知道多少家破人亡。周边好多村落,整村整村地空了。我娘家侄儿就是这么没的。没有原家时时救济,我早就不在了。可如今我还在,原家却没了。也不知道遗骨被丢在哪儿去了。”叹着气,眼眶红起来。

见陶九九蹲在那儿烧了纸,问她:“你与原家有什么渊源?”

陶九九说:“原本我家里,是要把我卖到原家为妾的。”

老人感叹:“原来是这样。有时候,实在有没办法的人家求到门上了,原家也是会多加些钱买下的,只说是与小郎君为妾,其实小郎君多年不归家。只是个名头罢了。”

又伤感:“怎么一回家,就出这样的事呢。”

感叹着,颤颤巍巍地转身回家去了。

陶九九烧完纸,顺着小巷往外走。

庞城是个非常穷的地方。

城中比较好的建筑也就是原家和灼月君那两家而已。城墙估计是用附近开采的石头建成的,远没有别处的城墙高。

治官府看上去也有些破旧了。

之前陶九九见到镇守这里的修士时,就注意到他大袖侧有一块不起眼的绣花。说是故意的装饰吧,位置有些尴尬,说是标记吧,又过于突兀,除非是用来遮挡破洞,不然真的不合理。

大概从这位镇守的角度来看,被‘发配’到这么个穷地方坐镇,是件倒霉事。好不容易突然来了个机会,原本想借着东风扶摇直上,没料到是这么个下场。

从巷子出来,陶九九便去了驿所,因为这里人少,并没有解忧楼,要出行只能自己到驿所找车队。

庞城来往的人少,驿所也很小,就建在城内,只有一个职人在这里做事,并且年纪也很大了,听口音就是本地附近的人,听说她要远行去往蓬莱洲十分意外:“你去那个地方干什么?”

“有些事情。”

“你有没有家人一同?”

“没有。我一人前往。”

老人皱眉看她:“你一个女人怎么好这样呢?你家里人可知道吗?”

陶九九拿出酬金于他,口中随意应付:“父母不在身边。”

他还是不满意:“你兄弟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