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9章 第三次浪潮终息(2 / 2)

加入书签

同时还给岑痷衍丶安思章和边季可都发去了电报,要他们同心协力辅助戴善武——看上去这是暗示他们要将功劳都让给戴善武的意思。

发完这些电报后,又专程给明楼发去了一封电报,在电报中他表示自己推荐明楼为秘密调查组组长,请明楼在调查组中照顾一下自己的表弟。

这既是送人情,也是在暗示明楼:你被重新启用,是我给你的人情,懂?

收到了电报的明楼二话不说就带着这封电报去见了毛仁凤。

这是明楼向毛仁凤表忠心呢。

「咱们的张长官倒是会笼络人心了——呵,既然是笼络人心,那就送佛送到西嘛?还暗示照顾,呵!」

毛仁凤用两个呵笑表示了自己的不屑,同时也是在向明楼表明自己的态度。

明楼请示:「主任,职部该怎麽办?」

「你怎麽想的?」

明楼很有眼色的表态:「职部唯主任马首是瞻!」

「老弟啊,」毛仁凤叹了口气:「我毛某人最愤慨的就是这种给他人做嫁衣,老实说,我很想让你不搭理他张安平。」

「可是,形势比人差,有些事,终究得违背本心啊!」

明楼很懂事:「职部明白主任顾虑。」

「欸,」毛仁凤再度叹了口气:「老弟,此行,要委屈你了。」

明楼露出一抹苦笑,随后强作振奋:「职部明白该怎麽做。」

从毛仁凤处出来以后,明楼心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嗯,前提是搭这个班子的人叫张世豪。

于是,一个以明楼为组长丶戴善武丶岑痷衍丶边季可和安思章为副组长的高规格调查组就这麽出发了。

……

明楼的调查组在山西密查之际,胡西北部经过了多日的蠢蠢欲动(暗中准备)后,终于图穷匕见:

胡部二十万大军开始集结,随后胡西北在洛川召开了军事会议,做出了兵分九路进攻延安的决定后,开始了进军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算上三月份在苏浙地区投入了反共的力量丶算上在山东丶山西的反共力量,此番国民党顽固派,累计调动了四十至五十万军队。

但这一次反共浪潮的核心点却是延安。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云集的重兵,中共方面一方面开始了积极备战,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其他手段来和平解决——说到底,现在是大敌当前的情况,若是国共双方爆发超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乃至内战,将会严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真正得利的,只有日本鬼子!

在这种暴风雨即将袭来的沉重气氛中,张安平的目光牢牢的锁在了山西。

山西,是破局的关键!

一旦坐实晋绥军方面跟日寇的勾结,国民政府的谎话也就不攻自破,而且盟友们也绝对不想看到这个关键的节点上中国的两支军事力量进行内讧——只有让盟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他们才能给国民政府足够的压力。

总之,只要戳破了晋绥军的谎言,戳破了阎锡山跟日寇勾结的事实,接下来就能用滔滔的民意跟国际压力迫使顽固派放弃对内的想法。

那麽,山西这边的进度如何?

……

秘密调查组赶赴山西后,就跟山西当地的情报站建立了联系,开始了秘密调查。

可调查似乎并不顺利——接连持续了十馀日,调查组始终没有找到关键的破局节点。

但事实上,调查组来到山西后,明楼便跟八路军方面建立了秘密联系,结合山西军统提供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点。

进度不顺利自然是谎话。

谁让调查组核心层,除了戴善武外全都是自己同志呢?

在明楼结合两家情报的优势下,地下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很快就锁定了破局的关键人物,最后派出了说客晓之以大义,终于说动了对方。

次日,阎老西跟日本人于1941年秘密签署的【汾阳协定】等秘密文件的拍摄件就出现在了地下党的手中。

而明楼这边也有了「进展」:

「我们已经开始跟相关人士进行接触了,对方最初要价千两黄金,经讨价还价后确定为500两黄金,请局座定夺。」

按照正常的兑换比率,这大概是两万美元不到,不过这个价格是换不到的,按照民间的价格,这接近五万美元了,金额可不小,所以需要向戴春风进行汇报。

戴春风收到电报后,稍加犹豫后便同意了,可惜他的电报还没有发出去,【解放日报】便刊登了一篇名为《阎锡山与日寇的勾结》的新闻报导。

在这篇报导中,将【汾阳协定】的全部内容进行了公开。

这个协定主要就四个方面:停止敌对行动丶共同防共丶情报和物资互换丶划定活动区域等四个方面。

为了佐证这篇新闻的真实性,【解放日报】中还刊登了多张日军跟晋绥军擦肩而过互不攻击的照片,还有双方秘密进行物资交换的照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报导被加刊转载,瞬间,国统区的人民都炸锅了。

卧了个槽,多少士兵在前线拼命?

多少人为了抗战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多少家庭为了保家卫国,妻子将丈夫送去从军丶老母亲将儿子送去从军?

结果,你阎老西竟然早在两年前就跟日本鬼子签署了这样的协定?!

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就连晋绥军内部都炸锅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曝光,阎老西都懵了,尽管他喊着「大家静一静,请听我狡辩」,但白纸黑字的证据摆着的情况下狡辩有用吗?

阎老西被万人唾弃的时候,胡西北也麻了。

我艹,我刚要兵分九路进攻延安,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一声令下打过去了,你阎老西怎麽在关键时候掉了这麽大的链子?!

看着所有报纸上对阎老西的声讨,胡西北也不敢动了。

他怕他一动,就被人扣一顶给日本人勾结的帽子。

汹涌的民意也引起了盟友们的注意。

确定山西阎老西是真的跟日本人达成了这种协议后,盟友们也慌了。

尤其是美国人。

我给你们出装备,你们关键时候要是跟日本人来这麽一招,我这些投资不就打水漂了吗?

我还指望你们在中国战场上拖住日本陆军主力呢!

在美国人牵头下,多国政府开始向国民政府施压,要求国民政府放弃对共动武的无耻行径,一致对外。

侍从长在阎老西被曝通日后,面对汹涌的民意,其实并没有放弃武力进攻延安的打算。

可随着盟友们的施压,侍从长却不得不权衡利弊。

现在的国民政府就靠着美国金主爸爸的输血呢,要是惹火了金主爸爸,那还怎麽过日子?

思来想去,他只能放弃动武的打算。

于是,这一场暴风雨在即将爆发的时候,在内外压力的干涉下,终于化作了虚无——一场自抗战以来最大的内部危机,终于被化解。

……

就在第三次反共浪潮终于被化解的时候,张安平的一封电报发到了重庆军统局本部。

「请扣押秘密调查组所有成员,待我赴渝审查!」

8-3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